鼓楼是徐州建区最早的老城区,历史文化悠久,人文积淀深厚。古黄河碧波荡漾,九里山绵延起伏,见证着这里历史上曾经的繁荣、发展和文明。
近几年来,鼓楼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提升市民素质为目标,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重点,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推进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为“强富美高”新鼓楼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文明创建工作取得新突破。
大力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创建“为民、惠民、利民”为目标,细化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督查考核,通过有效的创建活动,市民的文明意识明显增强、文明素质明显提高、环境面貌明显改变。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创建活动。通过扎实有效创建工作开展,全区共涌现全国文明单位1个,江苏省文明单位11个、江苏省文明社区6个、江苏省文明校园3个,徐州市文明单位标兵2个、徐州市文明单位20个、徐州市文明行业2个、徐州市文明行业达标单位2个、徐州市文明社区9个。
好人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
自2008年5月,中央文明办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以来,我区好人建设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有17名市民荣获“中国好人”称号,居全市首位。身边好人的不断涌现,弘扬了道德正能量,推动了“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社会风尚的形成。区委、区政府成立了50万元的好人基金,主要用于好人奖励、帮扶、走访。开展了“鼓楼榜样”评选表彰活动,成功举办了江苏省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徐州.鼓楼)暨第二届“鼓楼榜样”评选表彰活动,打造了1个区好人街区、7个街道好人广场。通过加强好人的培树、宣传、帮扶工作,让更多的凡人善举不断涌现,让更多的好人事迹深入人心,引导人们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在全区形成“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和良好风尚。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
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把加强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抓手和重要载体,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新途径,在氛围营造、形式创新、机制完善上深下功夫、力求实效,引导未成年人从小做起,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争做“文明小市民”。积极深化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在认真总结兴北小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区22所中小学校全面推广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活动的开展使校园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加浓厚,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大力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通过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红色教育,以“争做小小志愿者”为主题的蓝色教育,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绿色教育以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等活动,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水平。